聚焦兩會 | 農工黨湖南省委會建議:助力我省科技型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文章來源:參政議政處 作者:王家璐 時間:2024-01-27在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農工黨湖南省委會提交了關于助力我省科技型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集體提案。
習總書記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往往缺少傳統意義的固定資產,但是擁有專利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為助力企業走出“輕資產、缺擔保”困境,實現知識產權價值應用,近幾年來,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推動各銀行機構每年發放數十億元,有力的支持了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然而,農工黨湖南省委會調研發現,在推動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有待改進:
一、評估管理不完善,處置變現有困難
一是處置變現難,追責壓力大。當前,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和處置政策法規不夠完善,雖然長沙市已設立省內首家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但創新企業成立時間短、發展前景不確定等因素依然存在,導致流拍比例較大。銀行機構缺乏專業化人才,對評估公司的評估結果可靠性難以把握,知識產權處置變現較為困難,容易引發上級行對評估價值真實性的質疑,追責壓力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辦人員的放款積極性。二是異地評估多,工作效率低。由于知識產權評估對專業能力要求較高,目前各地市僅有個別評估公司具備知識產權評估資質,評估公司公信力普遍不足,銀行認可度有限。為保證評估質量,各銀行機構的上級行一般要求分支機構選擇由總行、省行指定的北京、長沙等地的外地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異地評估行為占比較高,延長了貸款申請時間,也給貸后質押物價值定期動態評估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
二、補償機制不健全,配套支持需加強
目前,省財政和長沙市財政建立了總規模4300萬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主要對長沙地區的企業質押融資行為向銀行、擔保公司和保險公司進行風險補償。受限于地市財政困難,各地市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支持主要為借款人提供評估費補助和貼息,未能對金融機構、擔保公司和保險公司予以風險補償。
三、銀行機構內控管理有待完善
在大部分縣域,農商行和村鎮銀行是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主力軍,由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推出時間不長,大部分農商行和村鎮銀行尚未制訂內部制度和管理辦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機制亟需完善。由于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各銀行進行督促、考核,部分銀行機構的上級部門對分支機構進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規模考核,個別銀行分支機構要求客戶在通過信用貸款授信審查后強迫借款人追加知識產權作為質押,以此完成上級考核,增加了企業負擔。
為此,農工黨湖南省委會建議:
一、提升評估能力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應明確評估標準,及時公布、更新對各行業知識產權評估的基礎數據,提升各地市評估公司和銀行機構從事質押物情況調查人員的評估能力,建立知識產權評估和交易平臺,設計知識產權線上評估分析模型,實現金融機構、評估機構、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的信息互通,提高知識產權的可交易性。
二、加強政策支持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應及時向銀行保險機構提供創新企業所屬行業的經營數據,拓寬機構信息來源。同時,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由省級財政對各市財政給予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專項撥款,擴大風險補償資金規模和風險補償對象覆蓋面,對擔保公司和保險公司的相關業務給予資金支持。
三、完善管理機制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應協助各農村中小銀行機構制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相關管理辦法。中小銀行機構對該業務缺乏相關經驗,市場監管局可以主動提出銀行具體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市場監管局要完善對各銀行的考核激勵措施,以免銀行不愿意推動或以虛增形式完成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