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 | 李劍文委員:建議創新財政科技資金投入方式,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文章來源:參政議政處 作者:王家璐 時間:2024-01-25在湖南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湖南省政協委員、農工黨湖南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李劍文呼吁:創新財政科技資金投入方式,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亦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近年來,湖南省錨定“三高四新”宏偉藍圖,大力推動產業創新,推進尖端科技成果轉化。省委省政府領導在相關調研中指出,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與高校協同創新的機制,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承接能力,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活力。
李劍文委員介紹,科技成果轉化具有投入大、周期長的特點,從科研項目立項開始,一般需要經歷基礎研究、概念驗證、小試、中試和產業化等多個環節。我省科技成果轉化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在部分關鍵環節仍存在如下痛點:
一是科研成果轉化存瓶頸。受制于資金、人才和場地等因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只能做到中試環節之前,小規模、批量化的生產沒有大額資金的支持,無法形成市場亟需的成熟產品。
二是研發資金投入受局限。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需兼顧市場拓展和研發投入之間的平衡,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小微企業難以支出大額資金開展前沿探索和底層技術突破。
三是金融資本難觸及。由于風控合規要求和引導政策不足,投資機構、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難以對高校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研及技術開發提供成熟的金融產品。
李劍文委員通過調研陜西、江蘇、廣東等地區的經驗做法后發現,創新財政科技資金投入方式,采用“先撥后投”的模式可以有效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即以科技項目形式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撥付財政科技專項經費開展課題研究,在被投企業達到設定的條件后,將撥付的專項資金轉換為投資股權,按照“適度收益”的原則逐步退出,形成專項資金的良性循環機制。因此,李劍文委員建議:
一、頒布省級“先撥后投”財政資金管理辦法。由省政府統籌協調,省財政廳和省科技廳聯合制定“先撥后投”項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約定專項資金的功能定位、資金來源、操作流程和保障措施等。通過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有效促進“概念驗證、小試和中試”工作的開展,充分調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積極性,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二、遴選試點區域開展“先撥后投”工作試點。在全省范圍內遴選科技創新要素較為完善的園區或企業開展試點工作。試點地區設立“先撥后投”資金池,實施專款專用,重點支持試點區域內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省財政廳根據各試點地區的資金投入,配套相關科技專項經費予以支持。省科技廳對各區域的試點工作跟蹤調查,總結試點實施中的經驗教訓,持續優化操作流程和工作機制。
三、建立科學有效的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先撥后投”雖已在外省開展試點實施,但不同地區的財政支出、科研設施、人才要素等存在較大差異,建議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全面的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充分考慮成果轉化的不確定性,對未達預期的項目資金實施盡職免責機制,績效考核側重評價資金投入后所形成的產業轉型升級、人才結構優化、社會資本投入等方面的成效,引導各類社會主體積極參與高質量成果轉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