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國兩會|張灼華:創建“國家榮軍醫學中心” 支持榮軍優撫事業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人民論壇網 作者: 時間:2023-03-10作者: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湖南省委會主委、南華大學校長 張灼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時發表重要講話:“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以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必須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榮軍醫學和榮軍醫院作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平時通用、戰時應戰、戰后善后”的特殊使命,是服務部隊備戰打仗和人民健康的學科和重要陣地。但隨著醫療衛生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榮軍醫學和醫療沒有得到應有的充分發展。榮軍醫學沒有得到重視、學科發展緩慢,榮軍醫院醫療救治能力不足、人才流失嚴重、財政難以平衡、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等,造成目前榮軍醫學創新能力、榮軍醫院運行、管理和服務保障能力與國防建設和軍隊備戰打仗的新要求存在較大差距。榮軍醫學和醫院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榮軍醫學創新能力有限。國內系統從事榮軍醫學的機構缺乏。榮軍醫學基礎薄弱,相應的學科沒有建立,當前我國榮軍醫學創新的基礎還十分有限。榮軍醫院醫療救治能力不足。目前,絕大部分榮軍醫院為二級醫院。大多從事基本保健工作。主要承擔退伍傷殘軍人和其他重點優撫對象的集中供養、醫療、康復、休養等服務工作。“平時通用、戰時應戰、戰后善后”的醫療救治能力十分有限。醫院醫療技術專業人才缺乏。由于行業辦醫院,榮軍醫院醫技人員職業發展受限、待遇相對較低,造成人才引進難、流失多。以湖南省榮軍醫院為例,近年來,技術骨干、一線醫護人員有100余名相繼辭職。臨床科室大幅減并,業務急劇萎縮,造成醫生和醫技人員逆向淘汰。發展困難的惡性循環,對榮軍醫學和醫療事業造成不良影響。醫院運行和管理機制落后。全國各省榮軍醫院均隸屬并由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廳管理,獨立于衛生行政管理部門。一是領導班子成員大部分缺乏醫學專業基礎和醫院管理經驗。二是醫療業務不能得到專業監督,醫療水平不能有效提升。三是不能參與藥品和醫療器械集中采購招標,運行成本高。四是與高水平醫院的交流有限。所以,發展和競爭力遠遠低于其他公立醫院。
針對上述情況,提出如下建議:
一、試點“國家榮軍優撫醫學中心”建設,保障榮軍優撫事業高質量持續發展
建議退役軍人事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解放軍后勤部衛生部聯合科技部試點建設“國家榮軍優撫醫學中心”。目標是打造新時代國家榮軍醫院改革示范,建設技術一流、高質量醫養結合的具有高水平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水平的醫學中心,實現平戰結合,完成榮軍優撫的同時服務地方醫療衛生事業。大力發展榮軍醫學學科,開展榮軍醫學研究,更高質量地服務強軍建設、保障退役軍人的身心健康。
二、依托大學醫學院,建立榮軍優撫醫院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依托大學醫學院,可充分發揮大學的資源優勢,全面提升榮軍醫療和救治能力。同時開展榮軍醫學相關科學研究,培養醫學、康復和護理人才。建設和發展榮軍醫學學科,提升醫療和科技創新能力。為榮軍優撫優質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通過校-院融合機制將榮軍醫院納入國家衛健系統,增強榮軍優撫醫院發展內生動力
榮軍醫院與醫學院融合之后,作為大學醫學院的附屬醫院,納入了衛健系統。醫院享受醫保、醫療補貼、集中采購等政策紅利。同時,醫院運行得到專業監管。醫技人員擁有良好職稱晉升和專業發展的渠道。醫院既可保證高質量的榮軍優撫業務,又可以服務當地人民群眾的衛生健康事業,實現平戰結合,醫院發展也得到保障。
綜上,建議退役軍人事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科技部、解放軍后勤部衛生部等有關部委牽頭優化有關政策,加大對榮軍醫學和榮軍優撫醫院發展的投入。試點我國高水平、高質量“國家榮軍優撫醫學中心”建設,創新醫教研相結合的榮軍醫學發展。實現平時履行榮軍優撫職責,戰時精準對接部隊醫療保障需求,戰后接收傷病殘軍人康復醫療的“平戰結合”可持續發展目標,支持榮軍優撫事業高質量發展。